鑫士铭读书会第十四期|平民的逆袭与衰亡

发布时间:2023-11-04

11月3日,鑫士铭读书会在总所大堂举行了第十四期分享活动,鑫士铭高级合伙人苗劲松律师与大家一起分享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——《三国演义》。

苗劲松律师的分享从“我和三国演义的故事”说起。这个故事开始于小学二年级,那时由于家里比较困难,苗劲松律师便与自己的同学分开购买小人书,一人买单册,另一人买双册,然后再交换阅读,就这样看完了一套完整的《三国演义》小人书。

喜欢一本书往往是从书中的人物开始的,苗劲松律师也不例外。他少年时最为喜欢的是武功高强、做事平稳低调的赵云赵子龙;随着年龄的增长,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比较喜欢上知天文下知地理、运筹帷幄、鞠躬尽瘁的诸葛亮;五十多岁以后,喜欢的对象变成了刘备,一个书里描写的织席贩履的平常人物,无文无武,但却成为蜀国的开国国君。

《三国演义》介绍的第一个人物就是刘备,书中刘备乃中山靖王之后,不甚好读书、性宽和,寡言语、家贫,织席贩履为生。刘备能在乱世中崛起,称雄称霸,逆势而为,苗劲松律师将其原因总结为选对平台、抓住机遇、尽忠尽职、知人善任及重情重义,并将这五点结合自身经历及具体案例展开分析,向在座律师分享了处世之谋和为人之道。

道德经里有句话,“祸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”,盛极而衰,物极必反,乐极生悲。刘备从二十八岁开始创业,六十岁登基,然而两年后就驾鹤西去,让人不仅思考为何创业如此不易,而守业却是更加艰难。总结刘备失败的原因,苗劲松律师归咎于失信、失忠、失义、失策。

分享的最后,苗劲松律师提到了电视剧《纸牌屋》,通过剧中的角色的成功进一步引出刘备衰败的原因之一——在重大利益考虑上先小情而忘大义,缺乏一定的政治眼光。

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,也是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。那些由三国英雄参与的故事、战役、计谋深入人心,脍炙人口。当经典名著融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时,在当下普通人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阅读、看待、理解,苗劲松律师的分享给了我们答案。

鑫士铭读书会,我们下期再见。